2022桃園科技藝術節亮點!集結追憶似水年華、光影裝置、推測設計

2022 TAxT桃園科技藝術節「前進之路」亮相桃園展演中心,今年首度由文化部與桃園市府共同舉辦,集結台灣、美國、法國、日本、香港等科技藝術作品共同展出,並連結在地產業及技術研究機構,以科技藝術回應國際趨勢及議題,展現數位世代的藝術能量!

展覽分為「衍生藝術X 5G沉浸」、「機械手臂X產業策略」、「數位話語權X循環經濟」及「默示前夕X科研實驗」4大主題展區,展出國內外藝術家共30組作品,結合在地產業、技術研究機構及跨國合作,以科技作為媒材及工具,在藝術、議題探討及國際共製等關係中碰撞或共鳴,交織出「前進之路」各式風景。


文化部本次以「科技藝術實驗創新及輔導推動計畫」、「媒合藝術家及科研單位發展科藝創新實驗計畫」執行成果參展,參展藝術家包括許巽翔、宮保睿、知覺野人(賴俊廷、詹越同)、顧廣毅、吳宜樺、吳修銘、張晏慈、曾少彤及安娜琪舞蹈劇場等,作品著眼於人類感官與肢體、未來地景、氣候災難、數位合成景象,以及熙來攘往的行人以空間距離共譜和弦樂曲等。


此外,亦特別邀請4組曾獲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Prix Ars Electronica)獎項,參與荷蘭STRP藝術節及法國Scopitone藝術節的國際指標性科技藝術創作團隊,包括林欣傑、安德雅・諾夫(Adriana Knouf)、NONOTAK Studio、基爾・丹格・穆茲克瑙(Kiel D. Mutschelknaus),帶來以光影裝置、機械手臂演繹數位真實,探討跨性別及太空議題等作品。

亮點作品
《DAYDREAM》創造出空間的扭曲,以時空關係、加速度、壓縮、移轉、變形等語彙,企圖建立虛擬和現實空間之間的具體關聯,並模糊二者之間的界線,讓觀眾隱沒於自身與現實的短暫脫勾中。光影製造出抽象空間,而聲音則定義虛擬空間的迴響。

數位科技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從社交媒體的各種來源中接收到大量資訊。我們生活中的「現實」或許與以往所認識的有所不同,但是模擬現實會產生「超真實」─ 這是布希亞提出的概念,闡述意識無法將現實與模擬現實分開。我們仍可分辨出什麼是現實,什麼是非現實嗎?《人工現實》運用人工智能來無限複製圖像,以探索這種現象。


 當所有的資訊來源都愈發依賴社群媒體和網路,會發生什麼事?我們能看到什麼資訊,會錯失什麼?要如何確認圖像或推文是真實而非偽造?展覽呈現戰略技術的新版《玻璃房間:錯誤訊息版》,深入探討何謂「錯誤訊息」和它們為何被分享及傳播。藉由本作進一步了解個別使用者,如何透過點選、按讚和分享涉入其中。

《第六感官計畫:生存練習》延續人類痕跡器官有用/無用性探究與人類本質性存在的提問,企圖探索人類在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時,對於未知感官的期待與失去已知感官的害怕之間,生理上與心理上的複雜關係。透過推測性裝置與行為等不同的生存練習,為當代人類預先找到與自己、找到與他人、找到與世界,感知愛與存在的新方式。

《似人非人—電幻真實解放》從電知覺的角度得到視覺、聽覺創作上的靈感—生成知覺,實驗電覺幻覺的表演。做為反抗植入式科技所誕生的第二器官「舌板電擊啟電器」,用陣列電壓觸動舌頭的電覺與味覺,雕塑觀眾的電覺意識,揭示另一種人類認知增強藝術的未來。實驗表演 Audio-Tongue-Vision,讓觀眾從電知覺與五感的矛盾中,反思何為「真實」與「幻覺」,揭示真實在數位運算時代如何死亡。

 《追憶似水年華》(2022)是煙花宇宙於2019年發起的實驗計畫,試圖將3D元件、衍生藝術及繪畫元素等進行混作,探索出似畫非畫的動態視覺影像風格,於隔年由日本音樂製作人DJ U-CAN撰寫音樂並為本作命名。不同於普魯斯特,我們期盼能以此作,讓人們用不同的視角重返己身,藉由新媒體音像潛往內心深處,流淌在意識深層的想望之中。


2022 文化部X桃園科技藝術節—前進之路
期間:即日起至10月9日
地點:桃園展演中心(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188號)
開館時間:平日10:00-18:00,假日10:00-19:00,週一休館。
官網FB

追蹤大人物
大人物FB大人物IG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 hi@damanw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