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美術館 the big picture 展

國立臺灣美術館 the big picture 展

活動時間 2019-01-19 - 2019-05-12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活動資訊來源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結束倒數
-1810

活動場次

時間 地點 價格 前往訂票
2019-01-19 09:00:00 109展覽室

活動內容

  展期:2019.1.19(六)- 2019.5.12(日)
開幕式:2019.1.19(六) 14:00-15:00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109展覽室

「AI時代的機器人技藝與藝術創作」論壇
時間:2019.1.19 (六) 15:00-17:00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演講廳

 

展覽介紹

本展邀請德國藝術創作團隊「機器人實驗室」(robotlab)展出大型機械繪圖裝置〈the big picture〉。〈the big picture〉研發於2014年,以工業級機器手臂庫卡(KUKA)進行繪圖創作,是精密機械於傳統用途中的另一條蹊徑,機器手臂在運動過程中需仰賴高度複雜的運算程式,以調整並保證硬體的運作精確性。創作團隊透過程式,重新彙算美國太空總署火星探測器「好奇號」所回傳的照片,將火星景觀化為連綿不絕的線條,藉由高度精密的運算系統,驅動機器人繪製出大尺寸的擬真圖像。

本次國美館展出的作品版本,觀眾將有機會一窺庫卡手臂從完全空白的圖紙開始繪製,經歷四個月毫不間斷的過程完成整幅圖面。過程中機器人將藉著與人類相同的視線,展開超越人類極限的繪製過程,促使觀眾重新思考第二次工業革命至今,科技發展造就的「人-機」主客體關係,是否可能因科技持續發展產生翻轉。除此之外,也在繪畫線條堆疊的過程中,構築出未來人機共生的烏托邦世界。

 

作品介紹

在長達數月、一週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的過程中,機器人用一條連續不斷的線繪製出火星的表面景象。藉由高度細緻和精確的技術,它創造出一幅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數百公里的抽象線條匯聚成的擬真圖片。而作品的核心意義是:超越人類極限的創作過程。

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傳統的藝術關注的是世界、自然、人體甚至藝術本身的感知覺察。當我們將機器人使用於藝術生產,它實際上取代了畫家的位置,從這個角度來說,人類並未透過雙眼,而是透過技術的本身來觀看繪製的主體。藉由感應器、測量探針或電磁裝置等的數位資料,機器人所觀測到的資訊穿越視覺世界,進入最常被轉譯及視覺化的數據世界而被人們所感知,例如:地圖繪測中的假色影像。

這幅圖的原始圖像,來自美國太空總署火星探測器「好奇號」。由探測器上面的軌桿式照相機,在火星探測任務第952和第953個火星日所拍攝,地球時間則是2015年4月10日和11日。

由細線構成的複雜結構來回穿梭6x2公尺的畫布。畫布可以透過機械來回左右移動,以確保機器人能畫滿每個角落。機器人的動作,是由機械的既有運算系統所控制,該系統是由物理幾何、動力學、控制系統及軟體所組成。它們構築了機器人特殊的成像方式,並賦予機械獨立、具有特色的繪圖風格。而產出的圖像呈現出部分抽象、部分真實的樣貌,正是機器人自己解析外在資訊的結果。

 



(〈the big picture〉現場照,藝術家提供)

 

 

藝術家介紹

機器人實驗室(robotlab)由馬薩斯.高梅(Matthias Gommel)、瑪蒂娜.海茲(Martina Haitz)和楊.札佩(Jan Zappe)於2000年在ZKM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創立。他們發展出工業機器人獨特的藝術性,如裝置和表演。機器人作為團隊藝術專案的現成物,持續侵入新的議題和文化內容,他們的藝術作品並討論不同程度的「人-機」關係。在機器人實驗室的裝置中,機械的角色被視為一個具有自主性及創造性的代理者。

報名期間:2019/01/10~2019/01/10 

同類別活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