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吞食部】跟野鬼和風一起夢遊,還有台灣的魂魄─《路邊野餐》


打著「40分鐘長鏡頭」、「影像與詩歌合鳴」的旗幟,這部貴州青年的長片處女作在 2015 年一路收穫了盧卡諾影展、南特三洲影展、金馬獎的新導演獎項,實際看過後證明雷聲和雨點皆大,使用晦澀的敘事結構但並不自溺、限縮在小鎮小民的生活尺規但富含新意,光這兩點就很了不得嗎?至少在當代台灣已是很罕見的特質。近年能在國際上出線的中國獨立電影多半都有地景奇觀優勢,場景夠特別就先贏一半,而比起描寫城鎮走向都市化之徬徨與失落的其他多數作品,《路邊野餐》則顯得清麗脫俗,只專心把黔東南風土營造成五度空間般的幻境。

若要分析故事和技法,無疑可以大書特書,從黑道砍手、長毛野人的鄉野奇譚元素,眾多象徵物件與符號,到長鏡頭調度的哲學意涵和實務討論,以及每當主題涉及時光與意識的前進倒流,火車通常是最佳載具這一點,過去在拉斯馮提爾《歐洲特快車》、李滄東《薄荷糖》都看到了,這些交由更專擅的評論家來談,在此我想抽離文本一點,看看創作者與社會年代的關係。

做為台灣觀眾,最被觸動神經的,很可能是那些畫外穿插的歌曲,不知道是有意或巧合,全都來自九0年代的滾石唱片:伍佰、任賢齊、李泰祥,別忘了主角還叫做陳升;而當老陳騎摩托車行經蓊鬱蜿蜒的山坡路,這組正面跟拍鏡頭讓人很難不想起《南國再見,南國》,且背景襯的又是林強配樂。片中無論歌詞或主角朗誦的導演自作的詩句,皆非劇情的直接線索,僅有電影落幕後再次放送的〈告別〉一曲(李泰祥、唐曉詩),「原來的歸原來,往後的歸往後」,可以視為最終的主題註解,就這樣,一個時空交疊的迷幻故事裡,唯一清晰的軸線是20多年前的台灣。



【電影吞食部】跟野鬼和風一起夢遊,還有台灣的魂魄─《路邊野餐》
【電影吞食部】跟野鬼和風一起夢遊,還有台灣的魂魄─《路邊野餐》
【電影吞食部】跟野鬼和風一起夢遊,還有台灣的魂魄─《路邊野餐》
文化脈絡在本片中即使不到集大成,也有小規模的參照──電影史的(《路邊野餐》原為小說,塔可夫斯基將之改編為電影《潛行者》),甚或是台灣社會的。仍然不知是喜是憂,善用這些美好遺產而發光發熱的新一代電影人,還沒有誰是由我們自身出產,因此在觀影過程中產生又溫熱又悲涼的感受,大約就是《路邊野餐》之於台灣觀眾最魔幻寫實之處。

 


 

------作者簡介------
【電影吞食部】跟野鬼和風一起夢遊,還有台灣的魂魄─《路邊野餐》
孫志熙
現從事電影與文字工作
吞食電影並永遠感到飢餓

 

延伸閱讀
寧靜、充滿鄉愁的紐約唐人街攝影
一本扎實的台灣生活記錄,《雲林有大家》
比利時傳統紅磚農舍,改造成現代化家庭住宅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 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email protected]

來源網站source

DaMan Staff

天然ㄟ尚好!100% 可分解的海藻瓶將取代塑膠王朝?

用美麗的花朵手機殼,許自己一個風光明媚的春天!

推薦閱讀

更多電影吞食部

更多DaMan Staff

大人物 大人物小明

多讀一篇生活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