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吞食部】若非我等,更待何人?─《捨愛其誰》


《捨愛其誰》(If not us, who?,2010)片名來自一句名言前半段,後面接的是「If not now, when?」是不是覺得身後奏起了磅礡交響樂,壯士正走上前準備慷慨赴義,每一踏步都將在歷史河床踩出清晰腳印,是的,它就是這樣一部電影。

【電影吞食部】若非我等,更待何人?─《捨愛其誰》
這個真實故事發生在六○年代政局動盪的西德,才氣縱橫的柏瓦是納粹詩人之子,他與女友古德倫志趣相投,熱衷文學與政治並創立出版社,希望有天能改變世界。他們發行的首部刊物因為父親的納粹背景而引起極大爭議,但柏瓦仍堅持捍衛父親的寫作權。時代躁進著,這對愛侶在越戰與社會壓迫之中出擊也遭受反擊,柏瓦的不忠又讓兩人關係雪上加霜,他們決定移居到西柏林展開新生活,古德倫卻在無力扭轉感情下,加入極左派組織「赤軍旅」(RAF),將一生獻給革命運動,而身受毒品之苦的柏瓦,則傾全力創作了一部足以改變世界的小說…
 

【電影吞食部】若非我等,更待何人?─《捨愛其誰》
電影以性、反叛與激情三線共構,用嶄新視角檢視戰後六0年代的社會衝突,並是以女性的自我追尋出發,重塑古德倫的歷史形象,國際媒體如法新社盛讚其社會觀察的犀利度,超越過去所有類似題材(德國左翼運動)電影,因此拿下2011柏林影展鼓勵創新精神的「阿佛瑞得包爾獎」。
 

【電影吞食部】若非我等,更待何人?─《捨愛其誰》
導演安德烈斯凡伊爾上週應高雄電影節之邀來台,因為太想參觀佛光山而推掉了媒體採訪,還特地走訪他崇拜的楊德昌導演母校建國中學,現場買了一套制服就穿起來拍照,52歲的他真是太多愛也太可愛!1985年因為參加奇士勞斯基的電影工作坊,在大師鼓勵下踏上電影之路,紀錄片出身的他向來關注歷史政治,作品充滿多元觀點並開放詮釋空間,他表示:「為了回答許多未解的疑問,必須從人物的家庭背景開始,爬梳出他獻身政治的蛛絲馬跡,而現代社會仍有待解的問題,『捨我其誰』一語仍值得人們深思。」相信所有偉大的時代,在發生當下看來都是混亂不堪的,我們現在的這個,或許也是吧。

 

------作者簡介------
【電影吞食部】若非我等,更待何人?─《捨愛其誰》
孫志熙

現任電影雜誌編輯

吞食電影並永遠感到飢餓

----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你....還沒加嗎?

DaMan Staff

栩栩如生的南瓜雕刻人像

Halloween萬聖節,跑趴妝容靈感

推薦閱讀

更多電影吞食部

更多DaMan Staff

大人物 大人物小明

多讀一篇生活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