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藝術教母阿布拉莫維奇 回憶錄未發行先引話題


紐約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發表過許多大膽、危險又深具力量的作品,被譽為「行為藝術之母」。不過,阿布拉莫維奇10月即將發行的384頁回憶錄《Walk Through Walls》當中,意外流出她對澳洲原住民的觀感「非常怪異」、「看起來糟透了」等歧視性言論,使得這本書未上市即造成話題。

行為藝術教母阿布拉莫維奇 回憶錄未發行先引話題

針對瑪莉娜回憶錄的網上批評言論。圖取自instagram。

書中一段文字的截圖,最近在國外社群瘋傳。內容是瑪莉娜在1979年,她和當時的男友,同是行為表演藝術家的烏雷(Ulay, Uwe Laysiepen)花了6個月的時間住在澳洲大維多莉亞沙漠(the Great Victorian Desert),與當地原住民皮詹塔佳若(Pitjantjatjara)族人朝夕相處。她形容:「這裡的原住民絕對是這星球上最古老的種族,他們看起來 跟恐龍沒兩樣。」不少國外網友看到都很吃驚。

不過,阿布拉莫維奇隨後在臉書上po文澄清,這些文字摘取自她的日記,裡面寫的內容僅是她對這些人的第一印象。「對於澳洲原住民的一切,我只有尊重和感激,與他們相處的這段時間,帶給我許多的啟發,充實了我的生命與創作」,她說,「1979年初遇澳洲原住民的的想法,與現在我所抱持的感激之情已大不相同」。

一位澳洲原民藝術家 Katie West 表示,「阿布拉莫維奇的言論確實是種族歧視,這出現在1979年我一點都不訝異;但此時此刻,竟然還有編輯敢把這樣的字眼放在書中,這很不合理」。

 

行為藝術教母阿布拉莫維奇 回憶錄未發行先引話題
阿布拉莫維奇曾公開表示自己受到澳洲原住民莫大的啟發與影響,包括《海上夜航》(Nightsea Crossing, 1980),她與烏雷連續90天,每天7小時對坐相視;以及在紐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展出的回顧作品《藝術家在場》(The Artist is Present, 2010)。


行為藝術教母阿布拉莫維奇 回憶錄未發行先引話題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回憶錄《Walk Through Walls》。圖取自huffingtonpost。

目前出版商確定要拿掉該段文字。
 

--
行為藝術教母阿布拉莫維奇 回憶錄未發行先引話題
非池中藝術網,看精彩的藝文影音,讀優質的藝術新聞。非池中立志搭起網路讀者與藝術欣賞間的橋樑,我們深信,藝術能用最易懂的形式,用網路訊息即時與快速的特性,讓更多人欣賞與了解藝術,用藝術改變社會。

 

延伸閱讀
【TEDxTaipei】「我為什麼沒有改變?」當代行為藝術教母:因為我們總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
行為藝術教母遭訴阿布拉莫維奇將與烏雷對簿公堂
拿掉外在成見!Love Has No Labels 在X 光下見證真正的愛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 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email protected]

------本文經授權引用自友站非池中藝術網 ------

非池中藝術網

黃銅桌凳設計,從傳統油紙傘取經

來去日本離島找貓玩!12座貓島,說走就走毫不遲疑!

推薦閱讀

更多閱讀生活

更多非池中藝術網

大人物 大人物小明

多讀一篇生活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