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歧視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幫畫作改名


西蒙‧馬里斯《年輕的黑人女孩》改為《拿扇子的年輕女孩》。圖取自 Rijksmuseum。

標題不只是藝術品的一部分,也是藝術家精心設計的謎題,影響人們欣賞作品的感受與詮釋。今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為了消弭種族歧視與文化偏見,決定改變部分畫作的標題,重新取一個中性的名字,但這項改名計畫也引發人們爭論。

拒絕歧視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幫畫作改名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圖取自 Contemporary Journalism。

「這項計畫的重點,就是不用白人的觀點為其他族群命名。」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的歷史部門主任瑪婷(Martine Gosselink)表示,荷蘭人過去常被稱為「乳酪腦」(cheesehead),如果荷蘭人到其他國家博物館看到有畫作這樣描述自己,可能會感到不高興,而這就是阿姆斯特丹博物館正在發生的事情。
 

拒絕歧視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幫畫作改名
Margaretha van Raephorst《Negro Servant》改為《Young Black Servant》。圖取自 Rijksmuseum。


數個月來,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歷史部門調查館藏,挑出作品名稱與簡介裡不恰當的用字,像黑人(negro)、穆罕默德門徒(Mohammedans)、侏儒(dwarf)等歧視字眼,估計有200件藝術品需要改名。

同時,這個部門也檢查官方網站的作品簡介,發現約有132筆資料用「negro」描述畫作中的黑人。其他最常見的歧視字眼是「霍屯督人」(Hottentot),這是荷蘭過去殖民南非時,替當地庫伊族人(Khoi)取的名字,但「霍屯督人」在荷蘭文的意思是結巴的人。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改名的方式,除了直接用中性客觀的字句取代原本文字,譬如黑人從「negro」改為「black」,伊斯蘭教徒從「穆罕默德門徒」(Mohammedans)改為「穆斯林」(Muslim),也會根據畫作主題換名字。

舉例來說,荷蘭藝術家西蒙‧馬里斯(Simon Maris)的畫作《年輕的黑人女孩》(Young Negro Girl),描繪一名黑人少女坐在華麗的座椅上,拿著一把扇子乘涼,館方把這幅畫改為《拿扇子的年輕女孩》(Young Girl Holding Fan)。


學者史帕丁:修改作品標題 藝術家想法會消失

但人們對這項改名計畫的反應不同,有些人認為改變作品的標題,背後的歷史背景會被抹滅,也有人抱怨這是「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藝術史學家史帕丁(Julian Spalding)表示,他反對修改歷史作品的標題,藝術家個人的想法與藝術水平都會消失。同時,這是刻意改寫歷史,人們會假裝過去什麼都沒有發生。

針對政治正確的部分,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的歷史部門主任瑪婷回應,他們幫畫作改名與荷蘭人口組成有關,荷蘭約有一百萬人的祖先來自荷蘭殖民地,包含蘇利南、安的列斯群島、印尼等地方。

不過,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倫理委員會委員羅伊格(Raphael Roig),支持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的做法,認為這是一種進步。他說,整項計畫的關鍵,是如何在回應某一族群的敏感議題與保存歷史背景之間取得平衡,但 這是相當難處理的平衡。

【補充知識】
荷蘭是盛產乳酪的國家之一。在二次大戰期間,德國稱荷蘭人為「乳酪腦」,諷刺荷蘭人像個傻瓜,只記得吃最愛的乳酪,因此荷蘭人對這個稱呼相當反感。
 

--
拒絕歧視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幫畫作改名
非池中藝術網,看精彩的藝文影音,讀優質的藝術新聞。非池中立志搭起網路讀者與藝術欣賞間的橋樑,我們深信,藝術能用最易懂的形式,用網路訊息即時與快速的特性,讓更多人欣賞與了解藝術,用藝術改變社會。
 

延伸閱讀
強者我老師!畫白版畫成精的神人
誰說黑板塗鴉沒有前途!獲得小說封面邀稿的日本女高校生
不可思議的粉筆塗鴉,原來黑板畫也能有此造詣!

大人物 噗浪」跟「大人 物臉書」跟「大人物G+」 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 [email protected]

------本文經授權引用自友站 非池中藝術網------

非池中藝術網

陳于峰用插畫旅行 勾勒建築畫出歷史

「包包 Bunsbao」-健康美味的時尚刈包,掀起在地飲食新革命

推薦閱讀

更多平面繪畫

更多非池中藝術網

大人物 大人物小明

多讀一篇生活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