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玩物】濕地上的招潮蟳仔:ZIMMA 手機擴音器


在台灣,都市發展已經接近飽和,很多藏在水泥叢林中的珍貴綠地,反而變成一種觀光景點,就像位於淡水的紅樹林保護區一樣,在這個保護區中我們可以學習到有關潮間帶的相關知識;還記得小的時候如果有機會去紅樹林玩,受注目的除了跳來跳去的彈塗魚、站得直挺挺的白鷺鷥之外,最受歡迎的就是一隻大螯晃來晃去的招潮蟹了,這些穿梭在水筆仔中的小螃蟹,長得和一般螃蟹實在不一樣,一大一小的螯用來威嚇敵人與求偶用,有點可愛的特性與科技產品結合,似乎也讓硬邦邦冷冰冰的商品變得更富有感情。

未看先買速速前往《ZIMMA 手機擴音器》購物頁面

台灣設計團隊 GeckoDesign 將招潮蟹的造型加以改造設計,與潮潮的手機擴音器結合,如果剛好手機裡播送的又是海洋之聲、潮汐或花鳥叫等輕音樂,那就更合適了!這款擴音器的概念發想也非常有意義,提點了我們對於保護其他自然的同時,也別忘了在陸生與水生生態之間的濕地,有著強大的生態淨化作用,有「地球之腎」的美名:

「台灣,擁有著多元豐富物種及特色景觀的濕地資源,然而隨著工業污染及人為破壞,已嚴重威脅著濕地的自然生態。因此,為了喚起對這些濕地生態的保育與自然環境的重視,設計者以台南在地的濕地為出發點,將濕地中的物種招潮蟹作為主角,期望透過全球使用率最高的 iPhone 手機作為媒介,替濕地保育發聲,藉此提醒消費者在使用電子產品之餘,也要多重視濕地的生態保育,減少能源的浪費。」
【生活玩物】濕地上的招潮蟳仔:ZIMMA 手機擴音器
看完了濕地與作者的設計概念介紹,把焦點移回這款擴音器上,ZIMMA 這個名稱來自於螃蟹的台語發音“蟳仔”(ㄐㄧㄥˊㄇㄚˋ),去除了螃蟹本來複雜的細節,以幾何輪廓設計出極簡的線條,雖然沒有像招潮蟹一樣有著一大一小的螯,但這兩隻喇叭可是可以隨著自己喜好隨意調整播放音樂的角度,而且完全不需要另外插電,就能有個原手機擴音的四倍音量效能,加上本體溫潤的木質調與可愛的小尖爪,就算只當作手機座也很不錯。
【生活玩物】濕地上的招潮蟳仔:ZIMMA 手機擴音器
【生活玩物】濕地上的招潮蟳仔:ZIMMA 手機擴音器
【生活玩物】濕地上的招潮蟳仔:ZIMMA 手機擴音器
中間放置手機的插槽採用軟矽膠,在手機一拿一放的過程中,完全不會刮傷手機表面,剛剛好的大小放入 iPhone4 或 4S 相當吻合,如果你拿的是 5 代以後的,可以利用包裝盒中附贈的一小塊海綿,貼在擴音器插槽裡面的後方,讓薄手機也一樣能很穩固直挺挺的放在中間,如果像編者一樣實在懶得貼,只想要打開後直接用,那也沒問題,效果絲毫不受影響,而且本體下方還多設計了一個給充電線通過的凹槽,完全一舉收充電、播音樂、手機座三功能之效!
【生活玩物】濕地上的招潮蟳仔:ZIMMA 手機擴音器
【生活玩物】濕地上的招潮蟳仔:ZIMMA 手機擴音器
【生活玩物】濕地上的招潮蟳仔:ZIMMA 手機擴音器
【生活玩物】濕地上的招潮蟳仔:ZIMMA 手機擴音器
【生活玩物】濕地上的招潮蟳仔:ZIMMA 手機擴音器
▲不管你選的是銀色的喇叭還是黑色的喇叭,都可以看到喇叭上面有微微的亮片閃光,讓整隻喇叭的質感更好,且也就算有正常使用的刮傷,也看不太出來。


【生活玩物】濕地上的招潮蟳仔:ZIMMA 手機擴音器
【生活玩物】濕地上的招潮蟳仔:ZIMMA 手機擴音器
▲有加上軟墊片後,5 代以後的 iPhone 就能非常貼合的放置在插槽中。


【生活玩物】濕地上的招潮蟳仔:ZIMMA 手機擴音器
▲如果沒有貼軟墊也依舊可以正常使用。


【生活玩物】濕地上的招潮蟳仔:ZIMMA 手機擴音器
▲正下方的線材凹槽,放置原廠的充電線剛剛好,如果不是原廠的,只要一樣粗,那理論上都可以很恰巧的放進去。




-------我-是-活-動-分-隔-線------------

《ZIMMA 手機擴音器》階梯式優惠詳細的時程表如下:

門檻最低第一階:即日起至 5/7 11:59 止,八折特惠價
錯過可惜第二階:5/7 12:00 ~ 5/9 11:59 止,九折特惠
輕聲嘆息第三階:5/9 12:00 後恢復原價


我要買《ZIMMA 手機擴音器》 【生活玩物】濕地上的招潮蟳仔:ZIMMA 手機擴音器

 

 

延伸閱讀

復古帥氣的擴音器 McIntosh MC275
聽 iPhone 唱環保,紙糊的 eco-amp 擴音喇叭
來自大海裡的磅礡樂音-海神號角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email protected]

討喜小姐
討喜小姐

『專長:以有限編輯能力撰寫無限知識 / 腹瀉』『興趣:自學蛙式 / 微距貓咪攝影』

世界最小的3D列印鋼筆,讓塗鴉栩栩如生!

【電影吞食部】謀殺那件小事─《愛殺達令》

推薦閱讀

更多討喜小姐

大人物 大人物小明

多讀一篇生活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