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地景設計,要乘客用耳朵搭捷運


每天都搭捷運的你,對於悠遊卡過閘門的嗶聲已經充耳不聞,車廂門即將關上的警示音猶如例行公事,你戴著耳機在不同路線和月台間穿梭來去,對這座城市沒地方感沒認同感也沒有特別的情緒反應,因此也就沒有太多可以記憶的錨點,到處存在的場所只剩到處不存在的我........


「捷運聲音地景」計畫是以臺北捷運作為聲音地景計畫主軸,讓聲音/音樂創作者運用大眾捷運站特殊的空間、聲音、人等元素,作為創作發想,推展藝術融入生活的理念,讓民眾藉由「聽覺」體驗臺北獨特的城市風貌。該計畫第三部曲「捷運列車進站音樂」為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中和新蘆線以及板南線打造各自專屬的進站音樂。每條路線的樂曲各有巧妙不同,創作者分別用短短30秒的旋律,來詮釋每條路線的特色。

「捷運聲音地景」第三部曲在去年12月19日初試啼聲,推出音樂人雷光夏為淡水信義線創作的列車進站音樂,小旅行般的溫暖樂音讓民眾在月台進站燈亮起時,即感受到不同以往的愉悅氛圍。今年1月9日起連續三個周六,聲音地景第三部曲將依序推出中和新蘆線、板南線及松山新店線各自專屬的列車進站音樂。



計畫主持人袁永興表示,「捷運列車進站音樂」將聲音地景與人的城市情感連結起來」。創作者在選定上設定為台北音樂人,從金曲得主找起,原則是「不要太流行,純演奏曲、樂器為主、耐聽」,四位創作者花了將近一個月交出30秒的音樂,是各路線特色,風格不同。

中和新蘆線進站音樂為作曲家陳建騏作品。他以「幽默、輕盈」來定調這次的音樂屬性,希望藉由魔幻又帶點童話般的旋律,減緩通勤旅客緊湊的步調。

創作者李欣芸以「安定」概念為出發點,選擇以少有的五拍子為主架構,搭配淡淡的柔和琴音,撫平旅客焦慮的情緒,讓繁忙的板南線月臺多了份閑靜氣息。
 


連續兩年拿到金曲獎的周岳澄,除了是「捷運聲音地景」首部曲—驗票閘門音樂及第二部曲車廂內轉乘、終點站廣播音樂的創作者,後來也擔任松山新店線進站的配樂:主旋律取材自大家耳熟能詳的蕭邦古典樂句,搭配爵士風格的和絃,並揉合電子聲響、小號、吉他、鋼琴等元素,有如一篇舒緩綺麗的樂章。

由台北市文化局創新發想並與捷運公司共同推動的「台北聲音地景計畫」共規劃四項方案,目前已陸續完成捷運驗票閘口警示聲響改造、車廂內轉乘及終點站廣播提示旋律、進站音樂等三項方案,期望將美好的聽覺體驗融入人們日常生活中。文化局預計於今年年中推出的第四部曲—站體環境音樂播放,接續打造具台北捷運特色聲音地景。

身處工業時代後的嘈雜城市裡,景觀社會充斥大量感官刺激,其中又以視覺稱霸,使聽覺長期受到忽略,耳朵會自動過濾(或是麻痺)那些已成日常生活一部分的噪音,無形中也篩去了許多不易察覺的細微聲響。

加拿大作曲家暨環保工作者R . Murray Schafer提出「Soundscape(音景)」概念,為「聲音」+「景觀(風景)」兩字所合成。他在1960年代末期創立了「世界音景計畫」(The World Soundscape Project; W.S.P.),除了記錄、分類消逝中的音景生態,也從科學、建築、藝術、社會學等角度研究,發現噪音污染之外,環境中還存在著具備正面意涵的聲音,例如自然音、生物音、社會音等,帶有記憶、歷史、文化等意涵。

日本在翻譯Schafer的音景著作後,於1993年成立日本音景學會,除了調查東京鐘聲地圖、調查都市音景源,更推動將政策從消極的噪音防治導向積極的音環境示範。1996年環境廳公開招募「日本音景百選」,並通過「音景財維護辦法」,將看不見的音景「古蹟保存化」。

台灣引進此概念、最早著手進行的相關研究為清華大學教授王俊秀所帶領,例如1998年請新竹市民票選「竹塹十大音景」,包括新竹風聲、老火車汽笛、城隍廟歌仔戲等。音景地圖的建構,喚起人們對於周遭音景的覺察與個人過往經驗。

在「聲音地景」概念提出近四十年後,人們不斷藉由聽見/製造城市聲音,試圖重新發現/打造城市生活。成為音樂或淪為噪音,往往是一線之隔,「音景設計」即強調「聲音的蒐集及規劃」,而將其融入「五感環境」,加強人性化及環境化的空間設計。


聲音地景設計,要乘客用耳朵搭捷運
「除了交通工具,沒有介質能讓人的身體感官或情緒可以和這個無機的場所產生有機連帶。」台大社會系教授李明璁認為,捷運就是城市的血管,應該是「有機」的,每條路線都有獨特的風格、氣味和功能,日夜不同時段會與不同使用者產生互動,每一站都有當地區域發展的樣貌變化。而「捷運聲音地景」計畫是種「探測」,看乘客能否對城市更加敏感;正因為這設計安排看似無甚重要性,反而有機會讓人們重啟麻木已久的感官,感受日常生活中微小但帶些特別的切入點。「我們就挑這那麼小的東西做實驗,發現原來身體可以跟場所產生連結、變化。」

對於小孩或外來者而言,捷運聲音地景也許會產生新的可能性,但必須考慮到各種條件(習慣、安全、品味等)。設計是「由下而上」的調和過程,藉由事前的工作坊討論帶出不同觀點,經過不斷的溝通和階段性實地測試。例如降低急促感、尖銳感,同樣能達到警示效果,也不會違反人們已存在聽警示音的習慣,對設計者也是種挑戰。

「我們對聲音設計的想像很貧乏,只想到用喇叭播放歌曲,缺乏對於聲音的一百種想像……但音景不只是放歌,如何放、放什麼、給誰聽都是問題。需要不斷測試、微調,得花上數月,考慮到所有使用者、各種時段、硬體負荷、與環境現有音的相容性。」捷運聲音地景計畫考量到公眾安全、大眾接受度、軟硬體設備,從閘口聲響、轉乘站提示音、不同路線進站音樂到站體環境音樂,試圖提出更完整的音景設計。

如此一來,這個李明璁口中的「介質」將更具有積極性:不只是氛圍製造,讓人產生情緒反應、記憶、認同,從每天通勤的無機感到稍微感受到有機的不同;在設計者的巧思賦予下,路線彷彿也有表情、生命。他表示聲音作為人與城市的有機連結之一,此連結一旦建立,人們對城市的興衰發展就不會無感,而能產生認同,會更有想像力,也與他人產生關聯和互動。「城市是屬於每個人的,一個進步的城市應該要照顧細節。這有助於促成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連結,和公共事務的參與認同。」李明璁指出,各種社會設計都是回歸到善待個體差異,讓各種可能性都被激發出來,以創造不一樣的想像與認同連結。
 

聲音地景設計,要乘客用耳朵搭捷運
「聲音」從未進入台灣文化治理的關注議題中,但這次捷運音景計畫導入公部門資源,找出城市與人們生活之間更為有機、互動的介質,文化資產也將因此找到基本精神,不會僅止於硬體的拆遷或保留爭議。當大英圖書館擁有全球最大的聲音資料庫(Sound Archive)時,台灣能否出現類似的單位?能否跟北部流行音樂中心、文化資產保存或文創產業做結合?在李明璁看來,這些點子都很有發展潛力。

城市跟我們的關係到底是什麼?從捷運作為發端,其他公共空間如區公所、圖書館、醫院等,可以有哪些聲音設計?唯有想像力的精益求精,擺脫將就了事的民族性格,可能性就存在這些細縫裡:想像一個場所除了現有的視覺樣貌,在人們的經驗過程中還可以有什麼其他成分?將五感考慮進去,聽覺只是第一步。
 

延伸閱讀
以微型模型重現紐約傳統手寫風格店面招牌
「老闆有事暫時外出」暫停營業13年的男裝店
極簡風當道!用麥克筆裝潢的糖果屋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 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email protected]

來源網站source

城市誌

狹長型的空間裝潢再也不太困難,看 El Papagayo 餐廳怎麼做

俯拾皆是的服飾畫靈感,插畫家 Edgar Artis 在平凡中創造不凡

推薦閱讀

更多交通工具

更多城市誌

大人物 大人物小明

多讀一篇生活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