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相遇舞蹈節,邀您共舞:相遇的美好時刻,總在不期而遇!


《野餐》演出照。


經過秋冬的沉潛,在生命力旺盛的三月天,有一群充滿創作能量的愛舞者,齊聚華山烏梅劇院,期待觀眾與創作者、舞作相遇的剎那。策展人吳碧容說:「表演的開始,始於觀眾與作品相遇的那一刻。」因此,所有的創作醞釀在觀眾走進劇場的那刻,一切的火花才真正開始,才能真實感受到表演藝術的美感。《相遇舞蹈節》邀請八位編舞家,以三個系列「翻轉空間」、「議題關照」、「注目新人」呈現八部舞蹈作品,期待以舞會友,以相遇而共舞。
打破空間限制,用創意舞蹈挑戰劇場不可能
2018 相遇舞蹈節,邀您共舞:相遇的美好時刻,總在不期而遇!
《該死的十字路口》演出照。

近百年的獨棟式廠房,是烏梅劇院的原型。一個充滿歷史感的劇場空間,以三面式觀眾席環繞,兩根頂天立地的結構柱,撐起這個乘載天馬行空的黑盒子,空間的靈魂隨著進駐的創作者,與作品共同呈現多元且超現實的魔幻面貌。「翻轉空間」系列針對劇場空間量身訂製的全新之作,作品《ㄑㄩㄣˊ》由楊乃璇帶領小事製作中的新血們共同編創,集結群體的創意和想像力,徹底玩轉舞台與後台等空間,運用舞蹈帶領觀眾以不同視角探索劇場公開、私密的每個角落;《該死的十字路口》則由編舞家林依潔以推理小說的邏輯和黑色幽默,呈現人與時間的複雜關係。她藉由舞台與觀眾席的翻轉,將階梯式的傾斜空間,搭配時間的調度,在虛實轉換間呈現出一幕幕真實的生活場景。


以身體的藝術語言,娓娓舞出存在你我身邊的故事
2018 相遇舞蹈節,邀您共舞:相遇的美好時刻,總在不期而遇!
《消逝的城市》演出照。

藝術的創作與當代社會脈動密不可分,藝術家以敏銳的觀察力和高度同理的感受力,把對社會的關心與對環境的疼惜轉化為舞蹈和音樂,將其對於環境公安與失智照護議題的關注,濃縮在 30 分鐘的演出中。嚴肅的議題以藝術軟化,轉而放大情感的力量,期許藉由表演者的詮釋,喚起觀眾對於生活周遭人、事、物的重視與關懷。《消逝的城市》為謝佩珊以 2015 年高雄氣爆事件為靈感所作,透過影像、舞台裝置與編排手法,藉由作品呈現人們在傷害、復原、互助和重建的循環中,所展現的生命強韌面貌;《失。去》為作曲家張惠妮和編舞家賴思穎共同創作,作品以張惠妮照顧失智母親的經驗切入,運用音樂、舞蹈的跨界合作,帶領觀眾進入這不斷尋找答案的歷程。


圍繞著人性、愛情與親情,從生活累積舞作的生命重量
2018 相遇舞蹈節,邀您共舞:相遇的美好時刻,總在不期而遇!
《彈判》演出照。

如顯微鏡般放大生活每一個枝微末節,擷取出每一個稍縱即逝的心情感受,四位年輕編舞家以十五分鐘的選粹,帶出新生代對於生活觀察的新視野。許程崴以《禮祭》勇闖愛丁堡等知名藝術節,首次在臺灣演出,此作以談討生命之源起、過程與終點為主軸,經由生活經驗的取材,積累身體經驗和記憶,淬煉出獨樹一幟的身體風格;擅長馬戲的張國韋在《彈判》中,以球作為溝通媒介,講述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並以倒敘的手法回憶美好的曾經,傳達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意念。

汪秀珊的作品《在你不在的地方》,將家族賴以維生的鐵工廠帶入劇場,那不僅是純粹的空間,更是她與相繼過世的父母親之連結所在。以身體的語彙搭配投影串連虛實空間,來辯證人、空間與進入空間三種存在的思維,呈現劇場作為記憶乘載之所的實驗;林俊余以夏宇的詩作《野餐》作為靈感,創作同名之作《野餐》,透過綠草地與黑雨傘所建構的微型舞台,以清新風格呈現一對男女的愛情故事,將舞蹈融入戲劇性的表演,探討邊界中生命的永恆。

《相遇舞蹈節》將於 3/12 至 3/25 展開,誠摯邀請您以共舞之姿走進劇場,徜徉在劇場空間的畫面氛圍、感受表演者的身體之美,會發現舞蹈並非是難懂的藝術,而是溝通的語言。他們以最擅長的肢體表演,將對生命的熱情與生活所經歷的那些難以忘懷的片段,說給您聽。

文|李雨柔


【2018 相遇舞蹈節 - 共舞】
2018 相遇舞蹈節,邀您共舞:相遇的美好時刻,總在不期而遇!

展演時間:2018.03.12(一)-03.25(五)
展演地點:華山烏梅劇院
兩廳院售票:https://goo.gl/GWoHwr
演出資訊:https://goo.gl/Fsk5ZC
工作坊報名:https://goo.gl/PiB7Bi


延伸閱讀
2018華山相遇舞蹈節,醞釀與你相遇的那一刻-專訪策展人吳碧容
向成功的策展人邁進:關於策展,那些你想了解的事系列三之三
【華山說書人】坐在巨貓肩上,用細膩彩筆對世界說「台灣畫」:專訪插畫家陳又凌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 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email protected]

DaMan Staff

懶人必備的備份神器 Qubii 備份豆腐,只要會充電就能備份啦!

東京職人手作 BALLON 香氛石,高雅氛圍昇華居家質感

推薦閱讀

更多看展覽

更多DaMan Staff

大人物 大人物小明

多讀一篇生活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