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職人之藝鍛造出文字重量,物外設計-在器物中注入歲月溫情


Miranda Kerr 自拍影片中的 2017 年耶誕節限量版白色鋼珠筆(圖為物外設計提供)

澳洲超級名模 Miranda Kerr 的 Instagram 自拍影片上,出現一款實心黃銅筆身,外層包覆細緻白色珠光烤漆的鋼珠筆;國際知名導演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近期新作《金錢世界》,一幕關鍵場景女主角手握著紅銅桌上鋼筆,皆出自 MIT 品牌-物外設計。

物外設計在未置入性行銷的情況下,何以能大受時尚和藝文界人士青睞?連音樂製作人李宗盛、名廚江振誠皆邀請其跨界聯名與策展,讓不少資金豐沛卻不得其門而入的大廠眼紅。原因就在於物外設計以傳統工藝的職人精神,賦予舊時美好全新生命的品牌價值,在追求快速的現代社會顯得與眾不同。

以職人之藝鍛造出文字重量,物外設計-在器物中注入歲月溫情
品牌意義淬鍊獨有樣式

「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清 沈復《浮生六記》

這段台灣學生耳熟能詳的文字,經物外設計的妙手儼然化為品牌核心──在生活中找尋日常況味,設計存在的價值,致力發掘出器物背後所蘊含的工藝和情感。

這份品牌精神超越時代與國界,曾被《紐約時報》、《Wallpaper》、日本《趣味の文具箱》等多家重量級媒體報導。產品打入美國古根漢美術館、英國 Paul Smith 品牌、日本蔦屋書店、法國 Le Bon Marche 百貨等超過 250 家以上海外通路。品牌散發的魅力在於兩位創辦人凝煉出文具的物外之趣,鍊結往日記憶和現代生活,在更迭快速的現代,找到昔日的文字重量與書寫溫度。

「設計師常以為自己的創意是前所未見,殊不知很容易英雄所見略同。」共同創辦人楊格說,既然要做品牌,就要以超高標準來檢視。尤其筆款發展超過百年,「所以不能以樣式驅動造型,而要靠品牌意義!」

曾經新品量產後,發覺與市面某德國筆款相似,品牌仍勇於砍掉重練,就是為了淬鍊出獨有風格。「推出絕對能賺到短期利益,但會損害品牌長期發展。」創辦人之一的廖宜賢,看似輕描淡寫卻字字血淚的說,自家倉庫還埋藏不少銷毀的報廢品。


因骨董相機燈催生新品牌

廖宜賢與楊格兩人原本是設計公司的同事,座位相鄰,同樣熱愛骨董舊貨。於是在 2011 年先後離職的空窗期,興起一起實踐封藏已久的計畫。

他們認為許多美好器物在時代洪流下失去原來用處,遭汰換棄置,但他們覺得美麗的東西不應該這樣逝去。因此,兩人第一件共創作品 Camera Light,即是將報廢骨董相機改裝成當代燈具。這件作品因緣際會展示在同年台北國際書展的友人攤位,竟被好樣 VVG 的汪麗琴、魔椅 mooi 簡銘甫等人慧眼相中,陸續下訂多批訂單,這個契機也讓兩位前同事決定攜手一搏。

現在公司一路從兩人擴增近十人,規模持續茁壯發展。當時他們為了找工作打造精美的木盒履歷,今日依然束之高閣。

從燈具到文具,看似不小的跨界,其實潛藏一致性脈絡。楊格說:「在品牌未定調前,我們就想探討物件與人之間的情感,嘗試把舊時代美好事物,轉譯成當代語言。」廖宜賢以浪漫的情懷補充,若人們不以筆書寫,那筆只是徒具形貌,但使用後便傳遞出了情感,就找到了物外之趣,也呼應創立品牌的理想,物外設計因此誕生。當他們快速念著物外,發音相似 於Y,恰好也同為楊格與廖宜賢的英文名字開頭,於是 ystudio 英文品牌名就此確立。


以職人之藝鍛造出文字重量,物外設計-在器物中注入歲月溫情
黃銅鋼筆組合(圖為物外設計提供)

隨歲月氧化的銅筆,刻劃出書寫的溫度。

2013 年,物外設計同樣選在台北國際書展首次曝光,一口氣推出兩支筆搭配筆筒、筆盒的完整組合,並定調出經一年打磨而成的品牌標語「文字的重量」,成為產品設計的依歸。他們最初曾嘗試多種材質、如木材、陶瓷、金屬等,最後兩人決定以黃銅、紅銅等厚重材質鑄造。

身為骨董迷的他們,他們特意選用原素材的銅,銅身散發獨特的金黃光澤與觸感,讓使用者得以觸摸最真實的質感。略沉的黃銅握在手上,書寫後會自然氧化產生痕跡,宛如經歲月淬鍊,讓人憶起,寄託於字裡行間的書寫溫度和情感重量。


以職人之藝鍛造出文字重量,物外設計-在器物中注入歲月溫情
師傅手工打樣製作現場(圖為物外設計提供)

然而,物外設計最初選用黃銅材質,在尋找師傅合作時吃了許多閉門羹,甚至不少老師傅覺得這兩位年輕設計師在開他們玩笑,「哪有人用會氧化又費工的銅做筆,不是選可以持久使用的塑膠或鋼材質!」而直接把他們「請」出去。廖宜賢說「有好幾次他們就一直『罰站』在工廠門口,等待師傅的回覆。」


以職人之藝鍛造出文字重量,物外設計-在器物中注入歲月溫情
師傅手工打樣製作現場(圖為物外設計提供)

後來終於找到願意嘗試生產的工匠,以年輕一輩的設計思維加上在地老工匠手藝,以逐漸消逝的製銅工藝重現銅製品獨有的深邃質地。


以職人之藝鍛造出文字重量,物外設計-在器物中注入歲月溫情
黃銅原子筆,六角形經典筆身(圖為物外設計提供)

長達半年的黃銅筆系列,製作過程蘊含著他們珍視在地人文和工藝的情感與重量,當送到寫信人手上時,那一份惜物惜情的心意得以情盡乎辭地傳達給收信人。


以職人之藝鍛造出文字重量,物外設計-在器物中注入歲月溫情
以職人之藝鍛造出文字重量,物外設計-在器物中注入歲月溫情
策展:寫一封寄不出的信(圖為物外設計提供)

近年物外設計也舉辦多場令人動容的書寫活動,例如與好樣思維合作「寫一封寄不出的信」、好氏品牌研究室的「夢想的距離」、華山1914 玻璃屋的「文字的重量」,讓大眾重拾書寫的溫度。廖宜賢憶起任職設計公司時,曾跟楊格分享書寫對自己生命中的意義,「有陣子歷經人生低潮,老婆手寫了一張卡片,裡面寫了我50個優點。她不是要提醒我有多棒,只是單純告訴我一件事,要對自己好一點。」這張卡片給廖宜賢很大的力量,倘若不是手寫而是寄Email,就無法傳遞出厚實的情感。


以職人之藝鍛造出文字重量,物外設計-在器物中注入歲月溫情
2014年 MAISON & OBJET PARIS參展形象設計(圖為物外設計提供)

傳統工藝X當代設計 MIT引起世界共鳴

從品牌創立之初,物外設計就毅然以國際市場為目標,積極參展快速掌握海外市場邏輯。廖宜賢說參展如戰場,像近身肉搏戰。「品牌的布景、光線、陳設都有其眉角,如何引導媒體或買家自然走到設計好的位置,拍下品牌預想的照片,不到現場無法感受細節。這些經驗都是被毆打完好幾輪後,才累積而成的精華。」

經過六年的努力,物外設計在歐美、亞洲主要大都會,都能見到沉穩厚重的銅製文具在櫥窗中陳設。甚至遠赴以色列、冰島、奈及利亞旅遊,也有機會一睹來自台灣設計工藝的優雅身影。

物外設計第一年就積極參與重要國際展會,參展足跡踏遍大半個地球。例如到倫敦 Tent Londan、紐約 NY NOW、東京 Design Tokyo、上海 Interior Lifestyle China、北京文博會等展會。最重要的巴黎 Maison & Objet Paris,至今也五度參加。


觸動靈魂的文字需要重量

無論透過設計或活動,他們所關切的都是生活,那些曾經美好卻消逝的時光。

在追求輕薄快速的數位年代,物外設計反其道在生活中找回醇厚的人文溫度。廖宜賢感嘆說,我們時間還不夠多嗎?他回想求學的時代,從台南返回台中家中,搭乘最快的自強號也要兩個鐘頭,今天搭高鐵輕易節省一半以上時間。早年要花上一整天到圖書館找資料,現在 Google 不到五分鐘就完成。但看似更效率的生活,我們卻忽略更多的日常。

面對焦躁的社會,楊格觀察到資訊愈是豐沛,人心反而愈難滿足,「其實人們的需求很樸素,像是互相關心,或運用雙手創造。」物外設計在追求速成的現代,刻意以厚重沉著的器物引導人們放慢腳步,在日常中靜心書寫,留下觸動靈魂深處的文字重量。


--
以職人之藝鍛造出文字重量,物外設計-在器物中注入歲月溫情
臺北文創基金會致力成為扶助新秀的文創平臺。自2015年起,舉辦年度徵件活動──「天空創意節」,提供高額製作費100、50、30萬元,更提供年輕工作者業師指導、展演空間與行銷資源,協助年輕創意工作者展露頭角。想要知道更多文創資訊,請追蹤 官網粉絲頁


延伸閱讀
台味硬漢用庶民美學說設計故事,廖小子-化草根日常為狂放藝術
純真是他的力量,田修銓 ─ 設計路上的四口田
設計的迷人之處在於影響力,彭星凱-設計哲人的美學革命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 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email protected]

------本文經授權引用自友站 台北文創-天空創意節 ------

DaMan Staff

可無限塗寫的 WEMO 備忘錄二代化身手機殼,隨時記錄你的靈光一現

說出 U need 的東西,Unipapa(可能會)用設計幫你實現願望!

推薦閱讀

更多台灣設計

更多DaMan Staff

大人物 大人物小明

多讀一篇生活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