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台北捷運中山站售票機全新改造!2021年台灣設計研究院與台北捷運公司攜手合作展開「台北捷運再設計 (中山站)」優化案,針對台北捷運舊站體做示範優化,將捷運提供的服務進行整合,包含詢問處、售票機台區域、部分指標等進行優化改造。歷經1年半的時間,第一階段空間區域改造成果登場,而先前被質疑的售票機站台地圖過高、會反光的問題,也隨著全新詢問區亮相一併改善。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身為全台旅運量最高的台北捷運系統,隨著旅客需求及多元支付的趨勢下,陸續增加了許多功能,提供旅客更便利多元的服務。這次「台北捷運再設計」以系統運旅運量排行第六(2020年)、使用族群多元且地處新舊融合的中山站為示範點,目標在將捷運提供的服務進行整合,以盒子的概念收納相關的設施服務,增加系統的整體性,希冀能夠提升公共服務的體驗,同時也作為後續捷運舊站體應用參考。

改善車站環境系統整合、關鍵位置資訊不足
中山站為淡水信義線上早期通車的車站,也是紅綠線的交會站,隨著旅運量地增加,相對應的服務與配套設施也逐一設置,如公告架、DM架、商業攤販、雨傘架、充電桌及提供不同服務屬性的售票機台等等,站體漸漸缺乏整體性,服務形象也難以彰顯,車站環境面臨了系統整合問題。
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計畫啟動最初,召集了顧問、專家共同場勘,透過共識討論聚焦課題後,進一步展開場域觀察以及訪談中山站的服務人員,包含站務員、清潔人員及保全等;同時調閱中山站近5年的旅客意見單(106-110年共1697筆資料),做綜整的課題整理。

系統化整理將捷運服務收納在盒子裡
在台北捷運體系中,舉凡站體的監控、旅客的服務都是由詢問處的站務員多功處理,而作為提供核心服務的詢問處,受到車站結構的兩大圓柱包夾,同時玻璃上過多的公告張貼導致自明性不足,經常有旅客拍打玻璃來尋求協助。空間上,隨著服務與設施的增加,內部空間不堪負荷,設備向外延伸置於鐵櫃或放置於地面上。而詢問處內部工作環境也是亟待優化的課題,站務人員常需仰頭監控電視、過多的燈光反射造成視覺疲勞、檯面及桌面尺度不利於站務員與旅客的互動(站務員經常彎腰、旅客傾身)。
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為此,因應中山站帶狀的服務動線,團隊提出「將捷運提供的機能服務收納在盒子裡」的概念,以詢問處為中心,左右延伸各項服務,整合逐年增加的服務及設施,並以單元模組便於擴充、應用。另外,透過盒狀系統將柱體串連把零星的空間整併為儲藏空間,解決詢問處收納不足問題。ּ

▼ 以詢問處為中心,把捷運提供的服務收納在左右延伸的盒狀系統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將原受兩圓柱包夾的詢問處退後2米、並由八角改為四角拓寬其面積並以發光均勻的平板燈減少反射情形也增加自明性;針對站務員工作環境及行動不便旅客的互動情形,也透過調整人因尺寸來友善工作環境及旅客服務。

▼詢問處優化前
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詢問處承襲過去赤峰街街道磚的特色紋理意象,轉化應於詢問處壁面。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透過盒狀的系統,串連多個圓柱體,將多種服務如公告架、垃圾桶、DM架、滅火器等整合至盒狀的系統中;同時設置明亮的內凹空間(會面點)提供旅客會面、充電服務。另外也在閘門左右側設置電子看板來輪播重要公告,整併原先張貼於詢問處玻璃上的公告。

▼盒狀系統串連多個圓柱體,將多項服務整併其中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調整後的詢問處下降監控螢幕高度,改善站務員仰頭監控問題
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明亮的內凹空間(會面點)提供旅客會面、充電服務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所有的服務設施的受眾皆是旅客,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思考角度是本案另一個重要課題。團隊針對一致的關鍵課題優先進行調整,將交會處的廣告改設置為總指標;同時部分懸吊式方向性指標也依據旅客的決策點進行移設並增加中山地下街方向的指引,讓旅客在出站時能快速掌握方向。


 ▼優化前- 主動線上的關鍵決策點原為廣告
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優化後於關鍵決策點改設置總指標,提供旅客所需的資訊

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懸吊式方向性指標增加中山地下街方向的指引
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於閘門兩側設置電子螢幕,輪播重要公告,降低以往詢問處玻璃過多的張貼物
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DM架整併於空間系統中
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售票機區域、介面更新
除了環境空間大改造外,捷運中山站售票機區域與使用介面也同步更新,不過由於先前搶先登場的改版引發爭議,其中被放於高處頂端,並且得兩個機台共看一張的車票地圖規劃飽受批評。如今,團隊也修正樣式,將車票地圖恢復至每一台售票機台上方,讓購票民眾能夠更直覺使用。

▼調整優化後的售票機台區域
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原先引發爭議的優化版本
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在操作上,使用差異和以往並不大,主要為用文字取代圖示,而不少人反映的使用介面螢幕會大反光,現在也將燈光降低亮度調暗,設研院也表示民眾的建議,都將納入意見並會逐一修改,讓購票體驗更順暢。

▼中山站售票機改造前
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由遠而近的視覺引導 建構資訊情報層次
此次優化是建立在硬體及系統的既有條件下,以使用者為中心,建構旅客由遠到近的觀看脈絡。

第一眼(遠景):提供旅客對於售票機的初步認知,藉由一致性的印象呈現售票區域。

第二眼(中景):建立資訊的理解。將機台種類以功能區分,調整位置,將服務性質相同的機台擺放在一起,方便使用者快速辨認;另將票價資訊以符合大眾認知的圖文呈現。

第三眼(近景):了解機台介面的操作步驟,以簡潔有序的售票機介面設計讓購票體驗更加順暢。

▼改造後、改造前比對
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售票機介面改造三大亮點
針對售票機介面的細節,設計團隊以使用者經驗為主要考量,將服務介面的資訊情報重新整理,在舊機台的限制下,呈現清晰有序的資訊架構及層級。

色彩規劃:將畫面以色調進行統合,使用深灰色為背景突顯按鍵。同時,賦予顏色不同意義,例如:金額相關訊息使用黃色、機台設備狀態使用綠色、往下進程的步驟使用藍色、取消及返回則使用紅色。
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簡化資訊:在首頁就提供語言選項做資訊分流,簡化原先在每頁呈現的雙語資訊。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便利操作:依照使用者習慣安排按鍵位置,將常用及接續下個步驟的按鈕至於同側,方便旅客順手操作。台北捷運再設計!捷運中山站以「盒狀服務系統」優化空間、詢問處、售票機、指標
 

第一階段(111年)優化區域包含:詢問處、會面點、售票區、指標移設、廣告牆面整理
第二階段(預計112年陸續導入)優化區域包含:商業攤販、天花及燈光照明。

主辦單位:台灣設計研究院、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視覺規劃:IF OFFICE、台灣設計研究院  /  介面應用設計:平面室
示範導入站:台北捷運中山站

資料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延伸閱讀
台北捷運全新Logo品牌識別設計!簡約、色彩調和、韻律感字體等設計亮點
美麗還是骯髒? 英國設計師Craig Ward採集紐約地鐵細菌成絕美培養皿創作
韓國光影地鐵站!首爾「綠莎坪站」玻璃穹頂下的庭園美術館車站

追蹤大人物
大人物FB大人物IG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 [email protected]

DaMan Staff

台北東區「C'elet 115」質感香檳紅酒吧!藏身巷內的老宅玻璃屋微醺酒吧

挪威藝術家巴赫里《縫合》台北開展!用舊衣、碎布等織品藝術創作探討情感羈絆

推薦閱讀

更多台灣設計

更多DaMan Staff

大人物 大人物小明

多讀一篇生活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