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聊時事】你今天李蒨蓉了嗎?阿帕契事件中,那些你可能忽略的重點

「一個觀光團,一張自拍照,究竟揭露了多少秘密?」

Image Credit:Kai Ti Hsu

相信大家都知道,近期這檔由勞乃成中校導演,李蒨蓉主演的「台灣阿帕契風雲」,甫上映便造成全台熱烈討論!劇情在此就不多贅述,畢竟上兩週經過各大媒體及名嘴及社群熱論,資訊量應該已經到達疲勞轟炸的地步,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從下面這個連結了解:
阿帕契打卡案】Wikipedia

但今天的重點不在帕契姊身上,好不容易等到群眾激情暫緩的時刻,我們來從幾個面向切入,看看這個事件為何爆紅,以及衍生出來的議題吧!


《軍方》
一架阿帕契抵得過一個步兵連】天下雜誌
「阿帕契Google就有...」 李家同:有什麼了不起】中時電子報
AIT證實:阿帕契案的照片 美國陸軍都公開過】自由時報
阿帕契的剩餘價值】自由評論網
「阿帕契」案 網友點破軍方三盲點】蘋果即時/原文
台航特部指揮官因阿帕契事件遭調職】BBC中文網

對於軍方的批判是這個事件的本質之一,而其中又可以分成幾個討論重點:

1.「洩漏國家機密」
在討論拍攝阿帕契儀表板是否洩漏國家機密前,可能需要先有個「阿帕契是地表最強大戰鬥直升機」的概念。簡單來說,阿帕契戰鬥機雖然已經問世30餘年,但強大的機動性以及對空/對地皆可的戰鬥可塑性至今仍無人能出其右。

可想而知,當這個地表最強的戰鬥機,身處不生產軍武,只有軍購能力的台灣時又是何等珍貴。因此這次在軍中拍照公開的行為會引發這麼大波瀾也可想而知。

回到是否洩密這個議題,賣家美方對於阿帕契照片是否影響機型的機密,從AIT(美國在台協會)的發言看來就是「不在乎,不影響。」而從台灣軍方的角度來看,這次的事件也不違反「要塞堡壘地帶法」,另,阿帕契儀表板也尚未通電,也沒有洩密違法事宜。

2.「軍紀敗壞」
既然賣家與買家都不覺得有問題,那麼鏡頭就要再拉廣一些,回到長期為人詬病的軍紀上。相信只要當過兵,無論是義務役或是志願役的朋友大概都能體會網路上對此的批評並非空穴來風。

而以這次以勞乃成的中校職級,竟也鑽漏洞,讓入營探親的規定變成開團參觀導覽,加上眾人仍記憶猶新的「洪仲丘」事件,很難不讓人聯想在一起比較。種種因素成了這次軍中黑幕(再次)引爆的導火線。

另一方面,軍方的處理態度也是眾人詬病的重點,提高懲處層級,記大過,調離職位這些老招數並無助於民眾所厭惡的軍方黑幕。正如同網友提到的:「什麼都沒用,只有透明化才是辦法。」雖然軍隊本身的架構就是為了戰爭而設計,但承平時期如何與民眾建立信任感,以及如何找到「戰爭」之外的目的,或許才是解決許多問題的根源。

3.「國防與外交」
最後,不可避免的,一定會跟中國扯上關係。

雖然如同上面所談,官方並不認為有洩密疑慮,但對於長期身處中國陰影下的台灣實在很難不讓人擔心「萬一中國看到這些照片怎麼辦?」,撇開Discovery已經解剖過阿帕契來播放這件事,或許正如李家同教授的爭議性發言:「國防需建立在全民科技上,例如電影《模仿遊戲》,英國破解德軍密碼,靠的不是堅兵利甲,是一批民間優秀工程師。比起阿帕契,一味的採購才是國防最大的隱憂,另外,官員都用Line來溝通政務,或許才是更需要保密的事情」。





《蒨蓉方》
炫耀與怨憎:阿帕契割開的傷口】聯合新聞網
8 億元的阿帕契照妖鏡,照出集體弱智的台灣媒體】BuzzOrange
阿帕契團身家被起底 宋學維:仇富跟炫富一樣可悲】自由時報
有這麼嚴重嗎?】中時電子報論壇
媚富又仇富的媒體】中時電子報論壇
先別管李蒨蓉上阿帕契了 關心一下亞投行進度!】鉅亨網

雖然軍方的問題是重點,但我們也必須承認,若不是李蒨蓉引發的各種爭議,這事件絕對站不上頭條,依照慣例也把幾個討論重點列出來吧:

1.「關於仇富的辯論」
如果撇開軍方議題,稍微冷靜一點觀察,你會發現有兩股強大的輿論勢力,一個是針對李蒨蓉個人行為的"討伐"(想不到更貼切的形容了),以及針對這股"討伐軍"現象的探討及"反討伐"。

仇富其實不是個新議題了,至少從台北市長選舉的「柯P」「勝文」之戰就很常聽到。仇富是個現象,本質是厭惡特權及不公義,但「富貴」並不等於「特權」,若把這兩件事情混淆,很多事情會變得複雜難堪,可惜近年來例如黑心油等事件,一再強化社會大眾對「為富=特權=不仁」這個概念以及連結。

嚴格來看,李蒨蓉不是這個事件的重點,尤其是後期對於她,以及幫她說話的人(如阿基師、小S等)的批判都已經傾向滅門式攻擊。而這也是"反討伐方"在省思及探討的重點。

另一方面,或許如律師呂秋遠在臉書上說的:「台灣人討厭好辯的人,高傲的說理,比不上沈默的眼淚。」第一時間的態度,很大程度也決定了事後被眾人的討伐的強度。只是,如果這個法則在台灣真的行得通,是否某個層面上也承認了台灣社會理性討論的能力嚴重不足呢?


2.「對於媒體的厭惡」
當然,輿論不會自己跑出來,通常會由傳播學中所謂「意見領袖」先帶頭開槍,而這個意見領袖有可能是社群名人、但多數時候仍是新聞媒體業者、或名嘴節目領導。因此對於新聞媒體的批判一定是少不了的。

這部份不宜多談,原因是已經太多人在討論。

只是從線上媒體下方的討論串以及點擊率仍不難看出,就算媒體拋棄專業追求八卦:例如李蒨蓉身上穿多少錢的衣服、提多少錢的包包,或李蒨蓉上菜市場都不殺價、再或李蒨蓉其實從以前就很白目...等等新聞標題,沒有下限的在電視及網路上24小時播放時,仍有一窩蜂跟上去留言分享的人時,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媒體與民眾之間,那種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3.「媒體資源的浪費」

最後這點就屬比較少人在討論的議題,簡單來說就是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扣掉上班/上學,吃飯盥洗等時候後,剩下來的幾個小時才會靜下來看新聞,了解發生什麼事情。

然而當李蒨蓉跟阿帕契佔滿版面的同時,犧牲掉的就是其他該被關注的議題。一般人接收訊息的方式多為被動式,例如電視撥什麼就看什麼,朋友分享什麼就看什麼。很少主動搜尋其他沒出現的關鍵字。在這種情況下,阿帕契或許值得一談,但是否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被忽略了呢?更重要的是,忽略的代價是什麼?



關於阿帕契事件,你的想法是什麼呢?歡迎跟我們分享,或朋友一起討論,來場不失激情的建設性討論吧~

--
更多社論插畫就在:kaitihsu.com/Facebook
--

延伸閱讀
【插畫聊時事】停不下來的美軍基地,沖繩美景背後的痛苦
【插畫聊時事】有點複雜但懂了就很潮,今年度最夯的銀行-亞投行(AIIB)
【插畫聊時事】「外籍幫傭餐」有什麼錯?是討個正義,或掩蓋真相?

--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email protected]

老臉張
老臉張

-- 臉老人不老 人不老心老 老吾老及人之老

水泥牆也能很夢幻!透光讓水泥有無限可能~

手工之美,義大利全手工雕刻金屬書籤

推薦閱讀

更多長知識

更多老臉張

大人物 大人物小明

多讀一篇生活靈感